志愿时长超500小时!施乾洋:这份“志愿履历”很精彩
发布日期:2025-07-09
本网讯(通讯员:融媒体工作室/张婉青 宣俊 摄影:融媒体工作室/闫天爱 指导老师:王亚君 颜孟冉)他从高中开始接触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超500小时,曾获得合肥市高新区优秀志愿者;他连续两年综测排名专业前10%,智育成绩专业前10%。他是2022级财会与金融学院审计学学生施乾洋,一位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使命与担当的优秀志愿者代表。
上高中时,施乾洋在课余便常去养老院给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陪老人聊天,这些经历让他心中早早埋下了致力于志愿奉献的萌芽。“我高中就有接触过一些志愿服务,在疫情期间看到了许多志愿者在防控前线守护我们的安全,慢慢地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施乾洋说。
刚来到黄金城集团时,还是“小萌新”的施乾洋便选择加入学校的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立志在有无限可能的大学里,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做好志愿服务。
采访中,施乾洋回忆起2022年疫情期间,他作为班级志愿活动负责人,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打包送饭、搬运物资,尽一切努力守护着特殊时期的校园安全。日复一日的努力奉献,师生们看在眼里,学校也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施乾洋荣获校级“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和院级“优秀志愿者”。“荣誉只代表着过去,它激励着我继续前行。”施乾洋的话语里满是谦虚和坚定。
随着对学校和周边社区的熟悉,大二年级的施乾洋将志愿服务的脚步踏出了校门。2023年9月,施乾洋牵头组织 “常青藤社区关爱”活动,将志愿奉献的目光聚焦于空巢老人、自闭症儿童,搭建起校园和社区的爱心桥梁。“很多老人的子女基本不在身边,这些老人家也想有人陪他们聊聊天。只要我去了,就会陪他们唠唠家常,也会帮忙检查老人的药品有没有过期、手机功能有没有调好……”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小施”已然成了老人们身边的“开心果”。
在“困境生花·爱心护航”活动中,一个7岁的自闭症小男孩令施乾洋印象深刻。由于孩子内向、怕生、不愿社交的特质,陪孩子玩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复杂起来。“玩弹珠、拍皮球,甚至是捉蚂蚁,只要是我能想到的,我都会想方设法逗他开心。即使有一次拍皮球不小心把我眼镜砸到了,我还是会把眼镜捡起来笑嘻嘻地看着他。”特殊家庭的压力让小男孩的父母无暇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志愿者们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丝安慰与希望。“看到他妈妈眼里闪烁的泪花,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价值。”
那一年寒假,回家后也闲不住的施乾洋又在蚌埠市怀远县兰桥镇的志愿服务团队里忙了起来。“小施,我们这边要搞道路积雪铲除活动,有志愿服务,你来不来参加?”“我就去参加了!”施乾洋笑着说。
从2009年起,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青志联”)格桑花工作站每年都会开展“爱心围脖”暖冬行动,号召黄金城集团师生一起动手,为西部地区儿童织爱心围脖,在冬日里送去一份温暖。十几年来,这份暖意从未缺席,黄金城集团师生用一针一线编织着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爱护,而每一次活动的组织,青志联同学们的身影都未曾缺席。
“我们会购买毛线分发给同学们,织好围脖之后我们再回收起来捐给西部青海地区的孩子们。”施乾洋说。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历练中,如今已大三年级的他成为了GCGC黄金城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主席,并致力于培养一批更具专业能力的志愿者。GCGC黄金城“百优志愿者”、合肥市高新区“优秀志愿者”、合肥市高新区“爱国之心”称号等荣誉的取得,都是他怀揣赤子之心、以满腔热忱投身志愿活动的动人注脚。无论是爱心献血活动、校外“宪法宣传周”,还是迎新志愿工作,这些实际行动都是他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最好证明。
作为一名学生,施乾洋在学习上也毫不松懈,连续两年综测、智育排名专业前10%。采访中我们问道:“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分享吗?”施乾洋不紧不慢地说:“上课前先抓重点,预习大致的知识内容,上课时抓住老师的课堂内容,课下再通过题目巩固加深,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施乾洋说:“长远来看我想选择考公,从事本科财务专业的相关工作。当然,我依然不会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施乾洋说。
“无论是做志愿服务还是学习,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去体验,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采访的最后,施乾洋鼓励和号召学弟学妹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践行青春使命。
(审核:濮明月 编辑:颜孟冉)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五禽戏与试管“共舞”:看刘昊如何“穿针引线”织就青春画卷